争优 争先 争效|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闽北特色文化根脉,助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标杆

发布者: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3-05-18浏览次数:79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必赢nn699net服务南平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主动承担保护、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加强闽北文化研究、传播和推广,发掘朱子文化、红色文化等中华优秀特色文化资源,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南平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标杆。

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充分运用学科专业优势,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时间带到基层、带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全面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与基层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交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2021年以来,为南平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会议精神宣讲近50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张志雄教授在武夷山市市管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作辅导报告

服务打造“全国朱子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通过申报科研项目、撰写研究论文、开展理论宣讲等方式,积极推进朱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院获批省级人文社科基地“朱子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3项,陈文教授的国家社科项目“朱熹自然观与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研究”顺利结题;选派陈文、陈利华两位教授在考亭书院定期开展朱子文化讲座,助力考亭书院打造朱子文化论坛。

陈文教授在考亭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讲座

积极传承弘扬闽北红色文化。依托落户学院的闽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组建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服务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和宣传。与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武夷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单位合作开展闽北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学院陈利华教授协助南平市政协编撰《闽北农业文化遗产综览》延平区老区办编撰《延平区老区发展史》挖掘红色教育项目资源,组织7名骨干教师深入南平市直和各县(市)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以服务老区、乡村振兴为目标,带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学院教师刘东江团队以武夷山洋庄乡大安村为起点,以武夷山七个革命老区为背景,开展国家级大创项目“红方武夷”数字化还原研究,动画及VR场景展示在B站等平台发布,助力推介武夷山红色旅游。该项目获福建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竞赛金奖,“新福建”“学习强国”“闽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平台进行了报道。

刘东江团队带领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获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竞赛金奖及多家媒体报道    

陈利华教授协助南平市政协延平区老区办编撰《闽北农业文化遗产综览》

《延平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将闽北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对茶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闽越文化等闽北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育人功能进行提炼和总结,通过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加强课外实践教学等方法,有效推动闽北地方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实现地方文化资源向思政课的转化,不断提升闽北地方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以传承闽北地方文化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获批省级一流实践课程。

在闽北红色首府大安、新四军赤石暴动革命纪念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助力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胡华田等4位教师协助武夷山市发改局、科技局进行“武夷山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总结地方科技特派员经验做法。学院陈利华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建瓯市房道镇际村村;郭蕾老师带领的研销茶团队被选为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个人被选为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企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技术需求等问题,不定期组织“线上线下”服务,精准解决企业难题。

郭蕾老师获省级个人及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荣誉证书

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大思政课”建设为依托,以传承弘扬、服务打造南平地方文化品牌为方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注南平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探寻传统文化根脉,讲好闽北大地上的“大思政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南平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贡献马院人的智慧和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