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 江玲:坚持立德树人 潜心传道授业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06-09浏览次数:364


她是老师眼中的“拼命三郎”,她是学生眼中的“良师益友”;她在竞赛里,淡定从容,展示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魅力;她在书案前,一丝不苟,创新教学和实践模式。她就是第七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三等奖获得者、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师江玲。

结合专业课程特色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说起通信工程专业,很多人误以为毕业后是去‘拉电缆’‘修手机’,实际上,通信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原理以及设计方法,从而进行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在当代,它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主干专业。学校在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旨在培养“懂理论、会应用、有担当”的应用型人才”,江玲说。她在结合专业要求和考察院校实际后,从“教学理念的确定、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学方法的设计、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等方面,确定了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

江玲表示,地方院校工科专业资源相对稀缺,那我们就引用优质的国家级课程资源,结合本地学情,进行资源重构,创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且不局限于课堂,借助智慧教室、学习通等信息化平台开展参与式教学。课程内容相对复杂抽象,那我们就采用理实结合、实验反证等教学方法,将一个知识整个模块串联起来,结合生活实例,让抽象知识具象化,促进学生理解与运用。将美好设想付诸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看似简单的背后是她不为人知的努力。江玲也因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模式上取得的突破性、创新性成果荣获福建省混合式线上线下一流课程。

教学和育人相统一 点亮学生前进方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江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通信学科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和信息化教学融入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教学案例获评必赢nn699net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和新工科优秀教育案例。她注重并追求传道、授业、解惑与育德、育人的有机统一,经常在课内外关心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使其发挥出来。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她始终相信这句话,所以她总是真诚耐心地与学生交流,仔细观察学生在软、硬件设计等方面的突出悟性或能力,并在课后引导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拓展和延伸。此外,她还经常邀请本专业的往届优秀毕业生和同学们进行线上线下交流,提供更具体更有实效性的指导。她曾帮助学生获软件著作2项、“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20余项。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江玲说,“其实每次和学生沟通我都收获颇丰,我认为很多时候他们都启发、成就了我,我很享受和学生交流的过程。”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回顾这次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她认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尽管已经对课程内容进行多轮打磨,但要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的三项比赛中展现出专业发展的新思想、新发展、新成果,是一个突破常规、标新立异的过程。“好在我们学院和同事都很照顾、支持我,在比赛前的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设计方面遇到纠结疑惑之处,我会与同方向的同事交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备赛及平时课程建设方面,韩辉珍老师、陈广福老师和李玲瑞老师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比赛中,我收获了很多评委老师的悉心指导。同时,李国平老师、陈文老师和赵艳老师都为我提供许多中肯可贵的建议。我在这里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江玲心怀感激地说。老师们的温暖与关怀如同雾海茫茫中的灯塔,为迷茫的她指点迷津。这次比赛让江玲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也为她提供了很好的成长机会。她也很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的诸多平台、培训机会和优秀榜样,让他们从“零经验”逐步成长起来,真正贯彻落实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原则,帮助青年教师进步。

在未来,江玲希望能在科学研究方面再加把劲儿,多积累。将通信工程与人工智能等领域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发挥专业的内生动力,力争促进科教融合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向提升的目标。

(编辑:陈佳玉摄影:杨静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