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伟大变革 | 机电工程学院:发现环带之美 探寻“红+绿”发展模式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4-08-04浏览次数:633

暑假期间,机电工程学院“发现环带之美”实践前往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开展以“行走环带·发现环带之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入燕子窠生态茶园、朱熹园、下梅历史文化名村、上梅暴动陈列馆等地,探寻红色教育游与绿色生态游相结合的“红+绿”新发展模式。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范围

第一站:燕子窠生态茶园,品茗自然绿意

作为此次活动的起点——燕子窠生态茶园,不仅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更是生态与农业相结合的典范。

20213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队员们漫步于茶园间,通过直播对燕子窠生态茶园进行详细讲解,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生态茶园的魅力,并表示对生态农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明白了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实践队员与当地居民交流得知,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踏访燕子窠生态茶园,燕子窠生态茶园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提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研学,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当地生活水平的质量也是蒸蒸日上。

实践队在燕子窠生态茶园

第二站:探寻理学之源 感悟理学魅力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朱熹名言。九曲溪畔、隐屏峰下,朱熹园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见证了宋明理学、朱子文化、闽北文脉的风雨沧桑。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实践队在朱熹园

武夷山是朱熹生活、著书、讲学长达四十余年的地方,也被称为朱子理学的“摇篮”。实践团队前往朱熹园,在园内追思先贤,鉴古知今,纷纷感慨朱子文化博大精深,惠泽流芳。

实践队成员岳欣怡同学表示,“在寻访调研中,我们对茶文化、朱子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不仅让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而且更加明确自己肩上的重大责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三站:环带宣传到下梅 红色血脉代代承

作为万里茶路起点的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站在祖师桥上面向下梅村,70余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宿跃然眼前,民居、木雕、凉亭、古街及浓厚的乡村风情构成了别具特色的下梅。

实践队在下梅历史文化名村祖师桥

实践队成员发放传单

队员们走进下梅村里,为游客与当地居民发放宣传单,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基层群众了解环带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建设魅力乡村的重要意义。

第四站: 上梅暴动忆初心 红色信念绽光芒

实践队在上梅暴动陈列馆

闽北大地 首举义旗”。上梅暴动是闽北革命史上最早的一次有组织、有纲领、有计划、有准备的暴动,是福建省五大农民暴动之一,对闽北乃至闽赣边区的革命斗争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缅怀革命先烈,发扬老区优良传统,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上梅乡党委、人民政府于2005年在上梅村修建了,以大量实物、文字和图片重现历史。

实践队步入上梅暴动陈列馆,看着馆内陈列的文物——土枪、土雷、草鞋……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前辈们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实践队员在陈列馆中进行了直播,为广大网友讲解馆内陈列的文物,吸引了路人网友观看,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与认可。

详细了解馆内记录的革命先辈们创造的革命历史,深刻感受如火如荼的红色革命斗争脉搏,深情回忆革命领袖在闽北红土地上披荆斩棘的光辉历程,队员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洋溢心间,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团队成员在馆内进行讲解直播

实践队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相关知识普及到乡村基层,以走访调研绿色生态、红色文化为主体,不仅对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红+绿”新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的探索,还进一步引导团队成员明确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