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墓群张山头:铸就巍巍武夷魂
一、主讲人简介
马雨倩,1990年9月出生,2010年9月入党,现任必赢nn699net商学院组织员办副主任,2019年9月-2023年8月任必赢nn699net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2023年9月至今任必赢nn699net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副书记。
二、文本讲稿
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提到:“团长潘骥同志,是余干人,训练队伍很好,作战也勇敢……就在攻打‘梭坨杨’土屋时,被敌人的子弹打破了全个嘴巴,抬回来待了三天就牺牲了”。这里的“梭坨杨”就是武夷山张山头村,200多亩地的竹林深处,有1343座无名红军墓。伴随竹林的沙沙声,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1935年春天,崇安苏区形势严峻,蒋介石调集几十万大军,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闽北红军虎将——忆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一文中记载了当时发生在张山头的战斗场景,那一年,中共闽北分区委派黄立贵率红七军团58团,来张山头掩护医院转移,与国民党军进行多次激烈的战斗,敌人十几次猖狂进攻均被我军击退,敌尸狼藉,我军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敌强我弱,大批红军将士负伤、牺牲。
张山头村的每家每户,都成了红军伤病员的病房。人手不够,周边十里八乡的妇女,也赶来张山头为红军伤病员洗衣、做饭、当护工。
张山头村里许多老奶奶,当年就是红军洗衣队的队员,她们说,“当时担架队每天都会抬来很多伤病员,早上这些红军战士还活着,到了晚上人就没了。女人们边为他们洗身换衣边哭,溪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人民群众担心敌人知道牺牲的红军烈士姓名后,会连累他们的家人,不敢标注烈士姓名,只用青砖搭成简易墓穴,将遗体就近掩埋在后山。三块青砖,就是这些红军战士存在过的唯一印记。看着那与山融为一体且几乎消失了的烈士墓,内心不由地涌动出一股对烈士们的崇敬与哀思。
村里老人回忆,当时不少受伤的红军战士,伤口溃烂到与战衣粘合在一起,在炎热的夏天发脓生蛆,痛苦的身影在山头间此起彼伏。
即使条件艰辛,村民们仍去山中摘寻草药,为战士疗伤治病,战士恢复了便继续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去。
武夷山张山头红军墓群遗址面积之大、人数之多,为国内首例。
如今,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瞻仰祭奠,抚望这一列列撼人心魄的“军阵”,无不热泪沾衣,感慨万千!
我们知道,长眠在这里的红军烈士里,有红军独立团第一任团长谢春钱,有红军58团政委陈一……
我们知道,这里还有一位年轻的红军女战士,她几乎赤身露体地倒在了路边,一套军装整齐地叠放在身边,上面留有一张纸条,写着:“同志们,我要永远留在这里了。这身军装就给你们挡挡风寒吧……对不起,我没来得及把领口补一补……”
我们知道,这里还有一位年轻的红军小战士,夜里站岗被野猪咬伤了手臂,化脓感染引起全身溃烂,他临终对前来探望的战友说:“如果日后能见到我的家人,就告诉他们我是和敌人拼刺刀牺牲的……我这会儿呀一肚子憋屈,怎么就没死在战场上!”
我们还知道,这里还有一位红军连长,在接受组织审查期间,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从战友手中抢过炸药包,义无反顾地扑向了敌人的阵地……
一个世纪了,我们依然能听见他们的窃窃私语:
“排长,等将来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还有人会记得我们吗?”
“班长,我还没娶媳妇呢?”“小不点儿,你给我好好活着,等胜利了,我来当你的大舅哥!”
“团长,我们的子弹打光了!”“团长,敌人又上来了!”“同志们,听我的命令,举起你们的大刀、石头、铁叉子,为了新中国,冲啊……”
三块青砖,一个编号,一根红飘带,标记着一座红军墓。没有姓名,没有番号,没有铭文,1343座先烈遗穴,共同站成一座永恒的军阵。
那一年,他们和我们一样年纪,或者更小,但为了创造梦中的新天地,他们一身褴褛、空着肚子,匆匆走进风雨,不回头向硝烟深处奔去,他们都没能活到胜利这一天,没有赶上评功、授勋、授衔、涨工资、分房子,没有自己的子孙后代,没有来得及让后人树碑立传,也没有留下姓名可以树碑立传。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站在张山头石碑前,我们与战士们心灵相通,他们用无悔的青春换来今日脚下的新天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PPT课件
(无PPT)
主办单位:中共必赢nn699net委员会组织部 办公地址:
联系电话:0599-5137602 传 真: 邮 箱: 邮编:3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