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发布者:海外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4-29浏览次数:1120

  • 环境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生物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官网 http:/stzyxy/                                

必赢nn699net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学院秉承亲近业界、产教融合的办学精神,借鉴高等工程教育办学理念,以区域适应产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为使命,着力推进生物资源利用专业群建设,努力把学院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学院。

教育教学:学院设有环境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形成的多学科背景、专业交叉融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学院致力于“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300余人。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7人(特聘教授5人),副教授、高工16人,博士学位20人。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杰出青年闽江学者省级教学名师等省部级称号10人。此外,还长期聘请20多名企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特色资源:学院拥有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示点专业群(生物资源利用专业群)、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福建省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环境工程)、福建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福建省高校化学实践课群省级教学团队,以及20多家实践教学基地等特色教学资源。

实验条件:学院构建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材料成型加工与性能测试平台、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平台、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创新平台、绿色化工技术与过程安全仿真实训平台,以及校级共享的分析测试中心。实验教学及科研用房面积67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453万元。拥有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拉曼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扫描电镜、比表积分析仪等大型精密仪器。

创新平台:拥有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竹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绿色化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福建省高校化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闽北竹产业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校地)、武夷山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校地)、闽北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平台等创新平台。厦门大学赵玉芬院士团队在学院设立了“院士工作站

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包括国家基金“竹纤维催化裂解产能过程及纯化的机制研究等国家及省市级各类在研课题91项,获得研究经费2930.5万元;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厅级奖励2项;闽北竹木废弃物综合利用微晶纤维素生产工业化等6个项目通过省部级验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篇,出版著作2部;获得授权专利13件,其中竹制品的深加工与应用技术获得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铜奖。

服务产业:学院立足于服务南平千亿竹产业和生物产业发展,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重点推进竹类资源开发与可持续经营、竹基复合材料及生物营养源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与产业示范。与福建杜氏集团、邵武市南武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邵武市林业局二都林场、邵化化工有限公司、邵武永晶化工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承担研究项目24项,转让成果5项,技术服务10项;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人数600余人。开放交流:学院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加盟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AUAS)生物与化学工程专业协作会,推动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学院还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与闽北17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创新联盟,服务企业项目开发、产品检验及分析等技术服务与咨询工作。先后举办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利用学术交流会闽北竹产业创新驱动合作交流会福建省鼓岭科学会议中日韩分析化学会议等大型会议10余场,学院对外影响和辐射力已逐步显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