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背后的故事:
山高林密的坑口村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的闽赣交界处,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里至今还保存着1931年红十军入国时刷写的“中国红军万岁” 的标语。1938 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在这里成立,因此这里也被誉为“闽北红色首府”。
我们来到当年中共福建省委、闽浙赣特委所在地的坑口村村头,但见“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纪念亭”和新修建的“坑口革命历史纪念馆”掩映在古树和缘竹丛。靠近山脚下一幢无人居住的老宅便是成立于1938年2月的“新四军第三支队崇安留守处”旧址。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坑口曾是福建省尤其是闽北地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地之一。
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我们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和重现苏区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以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展现城镇风土人情、传播其历史文化、呈现其潜在的良好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把镜头聚焦在这片红色土地,再现民众生存状态,发掘隐匿在街头巷尾的人性和温情。
《老兵不老》
姜咸明1959入伍,参军七年,曾担任过队伍里的班长,参加过古田会议,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怕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向老兵致敬,他的足迹遍布这片红色大地,任由岁月匆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身影。
《最后的小卖部》
车盆坑村的小卖部由吴国英大姐所经营,这个小卖部是车盆坑村现存的最后的小卖部,这间普通到没有名字的小卖部已经经营了十多年,小卖部里一把天平秤,一个朴实无华的货柜,商品架上的商品都是柴米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斑驳的墙壁是小卖部存在的岁月烙印。据吴国英大姐说,这里曾经有五家小卖部,但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大家都选择了外出,因此坑口只剩下她这一家小卖部了。吴国英大姐为人友善,做事干净利落,总是很热心的帮助每一位村民,因此村民都很信任她。当村民需要购买生活物资时,她也总是欣然答应大家的请求。吴国英大姐说,小卖部虽小,但却满足了村民生活日常所需,村民离不开她,生意再冷清,她也会坚持经营下去。
《木窗的摆件》
这个角落很不起眼,以至于落了一些灰,两个摆件放在木窗上,它们默默见证着岁月静好,默默记录着时代的发展。
《方志敏提笔》
方志敏前后作战11次,取得“战战皆胜”的战绩,打破了国民党对崇安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使崇安苏区从危机中得到了恢复和巩固,红十军到坑口休整时,方志敏在坑口村一座民居土墙上挥笔写下“中国红军万岁”六个鲜红大字。
《车盆坑小学》
一块不到300平米的空地、两间教室、一个厨房、两间教师宿舍,这就是车盆坑小学的全貌。据当地人介绍,这所小学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个姓黄的老师,包揽了所有科目的教学,后来他将妻子带来车盆坑,于是小学便有了两个老师,但时间不长,他们也选择了离开。21世纪初,坑口开办了小学,条件要比车盆坑好上许多,于是在缺乏师资和生源流失的情况下,车盆坑小学停止招生,学校便荒废了。现如今,曾经的学校在村民自发的组织下已经成为村中的小礼堂,婚嫁丧聚的宴席都是在学校举行。教室的课桌已经不知所踪,只留下一些椅子堆砌在角落,教室四个方位摆放着四个大圆桌,窗边的墙上还贴着大大的红喜字。学校的厨房已经改为礼堂厨房,储物架放着的800只瓷碗都是村名自发捐赠的,每年都有专人清点整理。小小的一间教室里只有前后两面墙上的黑板,还残存着曾经的痕迹,它们像丰碑,记录着这所学校的命运,记录这迅速变迁的时代。只是,还有谁记得这里曾经是传播知识的殿堂,它也曾铸就过两三代人的辉煌。
《最后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种特殊产物,乡村医生指的是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他们是改善中国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窘境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革命老区车盆坑,我们就偶遇到了这一位赤脚老医吴文春。他的坚守换来了一方净土的太平。
《种茶致富》
车盆坑是坑口老区诸多行政村中海拔最高的,车盆坑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导致当地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但这里的地势特点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了车盆坑得天独厚的种茶优势。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车盆坑的茶产业经营得蒸蒸日上,茶山与忙碌的种茶人在车盆坑随处可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茶叶不仅丰富了车盆坑人的生活,也给予了当地居民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为他们迈入小康生活推波助澜。刘锡兰一家就是当地诸多种茶户中的一户。
刘锡兰女士今年43岁,是坑口村的居民,她的儿女都在城里上学,和老公在小武夷路口边开了一家茶店,平日住在城里,周末或闲暇时间会回到坑口村来照看茶山。刘女士家里有二十多亩茶山,专门做纯手工采摘坑口红军茶——芽头金骏眉,这种茶属二叶一芽正山小种,从2008年开始做,至今有十几年的传统工艺,茶味甘甜,色泽带橙黄色,清激见底。茶山是这家人的主要收益来源,她们家在没有种茶山之前,是靠种植毛山竹和做农活来维持生计,自从经营茶产业后,她们的经济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蒸蒸日上。像刘锡兰一家这样的种茶户,在当地比比皆是,汗水与自然的馈赠换来了他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坑口村人文风貌》
坑口村的村民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这副作品展现的是坑口村民最怡然自得的状态。在这个匆忙的时代里,这一抹宁静令人心旷神怡。
《以竹为生》
坑口四面环山,山山有竹。在茶产业还未兴起时,毛竹是坑口村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毛竹全身都是宝,竹杆粗壮坚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竹篾柔韧,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枝梢可作扫帚,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竹笋更是山珍鲜食,或加工制成笋干、笋衣等,都是时令美味。竹子给村庄披上了绿衣,更给村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烈士家属》
在车盆坑村,有一户暨姓的人家,为革命烈士后代。走进这户人家,左边的墙壁上印着“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标记,右边的墙壁贴着着 “光荣之家”的标识。据烈士暨天荣的孙子暨含平与吴炎福介绍,这些标识都是政府授予烈士之家的荣誉。据暨含平、吴炎福口述,他们的爷爷暨天荣生于1900年,1923 年参加革命,1929年牺牲,年仅29岁。他们的奶奶说:他的爷爷牺牲时,他们的父亲还未出生,而暨天荣牺牲于安徽、江西一带,确切牺牲地址也无人说得清。生前未能看到儿子出生就长眠于他乡,这应该是暨天荣此生最遗憾的事。
而对于烈士暨天荣的孙子而言,也有一件憾事,他的父亲生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或是画像,甚至他的烈三荣誉证书也在搬迁过程中遗失。如今,唯一能证明暨天荣为忠烈之士的,是1951年中央访闽时赠子暨天荣家人的一枚纪念勋章。勋章正面是毛主席像,背面雕刻着暨天荣烈士的名字。这枚珍贵的勋章被他的后代一直完好保存至今,是暨天荣烈士身份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