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升级产物,是网络信息技术作用于校园,以微信、微博、论坛等数字化互动媒体为载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以发送和接受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怎样把握网络文化的特征,有效地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效果,不断提高网络文化育人水准,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建设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首先,实现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加强“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育人工作必须贴近师生和实际,增强时代性和针对性,正视网络对师生的影响,主动适应网络的发展要求,积极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丰富育人内容和形式,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着力打造一批高校网络传播平台,以内容优势赢得师生,增强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公信力,提高网络育人的成效。 其次,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互联网用户中极为重要的群体,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互联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时清理校园网络可能出现的不良信息,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意识形态渗透,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是当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再次,实现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各高校加强网络道德的建设,创造优良的校园网络文化,培育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建设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 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紧迫性 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但目前各高校的网络育人工作还存在不平衡性,进一步改进网络育人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一是网络育人的平台不够完善。在现阶段的高校网络育人中,部分高校依然以线下教育和校园网、主题网站等传统网络平台为主要教育手段,较少发展自媒体时代条件下青年学生易于访问、乐于接受的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具有互动性的移动平台。目前仍有极少的学校没有开通“双微”平台,而在已开通的高校中,有的学校对新媒体的应用还停留在仅仅用来发布通知和新闻的初级阶段,对新媒体平台的强大多元功能没有进行主动发掘和运用。 二是经费保障和人员投入不足。相对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日益迫切,一些高校在网络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人员培训等工作方面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很多高校网络管理人员由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或院系辅导员兼任,专职网络管理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兼职工作人员对网络育人的基本目标、工作重点、内容生产把握不到位,计算机使用能力、信息处理及数据分析能力较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不够强。 三是网络安全和舆情应对准备不足。部分高校仍没有建立起及时高效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重视网络信息的反馈及响应速度,白白错失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期;对网络舆论的筛选、热点问题的分析和难点问题的解读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及配套的预案,无法针对舆情的发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得负面网络舆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网络文化对于高校的育人工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用好了,对于高校育人工作将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将会对高校的育人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鉴于此,高校应立足实际,创新思维,不断探索创新网络育人的多种形式与途径。 1.加强领导,多部门协同合作,用完善的制度建设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成立校级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兼任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信息技术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及新闻传播学院、计算机学院等相关院系共同参与,努力打造网络文化建设的大格局。高校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规划中要将网络文化建设写进规划,在人、财、物等方面大力支持网络建设,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相关规章制度,为打造健康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网站备案制度,加强对新开网站的审批,加强对现有网络的管理、监督和维护。健全网络发布的审查制度,按照“谁发布、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部门、职工及学生的网络信息发布实行责任追责。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及时关注、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做好舆情监控、分析、研判与应对工作。高校应出台网络信息发布与舆情管理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条例,对舆情管理工作内容、工作制度、监测制度、上报制度、舆情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校内网络阵地管控、校外媒体支持等进行明确规定。 2.注重积累,多平台融合发展,用扎实的阵地建设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平台建设中,要以占领和开拓网络文化建设阵地为主要任务,注重积累,融合发展,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将教育、管理、服务等功能进行融合。 注重学校主页、二级网站的思想内涵提升和知识信息扩充,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大学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站。高校要以学校主页、新闻网、党建网、校内论坛等网站为基础,构建综合、联动、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与传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高度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建设“两微一端”,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利用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卓有成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建设学校APP客户端,将师生平时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用信息进行整合,并实现校园卡消费流水、图书馆借阅信息、工资、体检结果等个人信息查询功能以及消息推送功能。重视建设学校官方“双微”平台,通过官方“双微”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学校的权威信息,采用新媒体的方式向师生、校友、社会各界介绍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当前发展,更好地服务学校师生,更好地向社会公众宣传和展示学校。高校要鼓励学校的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积极进行微平台建设,开设学院、年级、课题组、班级微信微博等微平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微平台的全覆盖。 高校要通过新媒体联盟对各党群组织、行政部门、院系、直属单位等组织开办的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媒介进行统一管理,整合校内新媒体的优势资源,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创建集群系统化、网络化的新媒体工作格局,提升高校宣传合力。 此外,高校新媒体应掌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动权,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主动发声,组织专家、学者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言论,引导青年学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提升品质,打造精品内容,用卓越的内容建设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建设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新取胜,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作品在宣传真理、传播文化、弘扬正气等方面的作用, 提升网络文化作品的思想教育价值。 高校要利用多平台、多渠道进行内容建设。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和相关院系等多部门、多院系通力合作,校园网站、校园论坛、“双微”平台等多平台进行发布,以官方“双微”平台、主页、新闻网、校报网、校园论坛、辅导员博客、学生自媒体等为主要载体,鼓励各网络平台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各有侧重,相互联动,推送制作和发布各具特色的全媒体作品,不断传播先进思想、倡导科学求真、树立美好情操、发挥“正能量”。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从青年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学校新闻、校园生活等角度切入,把握契机、抓住开学季、招生季、毕业季、特殊事件等关键时间节点,鼓励原创,打造优秀原创网络文化产品。将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的培育融入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中,制作网络文章、微电影、微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网络文化产品,并通过学校官网、新闻网、“双微”平台等多渠道进行宣传报道,以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4.协同配合,坚持“四导”原则,用过硬的队伍建设实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 为进一步做好网络文化育人工作,高校要形成一支分层负责、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反应迅速的网络管理队伍。学校主要领导总负责,各单位主要领导负直接责任。网络硬件的配置与维护由网络中心负责,网络文化由党委宣传部负责。选拔相关职能部门、专家、教师、职员、学生骨干等人员组成一支优秀的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网络管理工作技能。 在网络文化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导先于防、防寓于导”的原则,加强领导、积极引导、重点指导和注重疏导,主动化解矛盾,积极解决问题,坚持网络文化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其中,“加强领导”是指构建学校、院系、部处相协调的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格局,明确各级领导在网络文化建设上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引导”包括积极地宣传主旋律,强化师生的主流意识;强化网络道德方面的建设,倡导文明、理性上网,不断强化高校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性;采取网上指导和网下教育结合的模式,达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道德品质的对接,帮助青年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重点指导”包括对网络管理队伍定期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在突发事件管控上加强对管理人员的重点指导;在重点时段、特定敏感时期,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门指导。“注重疏导”主要是指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对不当言论进行分类,做好细化处理工作;对网上不良情绪进行梳理,做好理性疏导工作。 在高校网络文化管理中,要有底线思维,坚持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做好网络育人的主流话语表达,掌握网上舆论工作主动权。第一,落实党团员和领导干部网络引导责任,推动高校党员、团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敢于在网上亮明观点,发出正面声音。第二,积极组织有立场、有思想、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上网发声,激发网络正能量。第三,对网络热点舆情及时主动应对,对那些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的言论坚决清理。第四,始终重视和运用网络手段,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抢占制高点。第五,大力营造网上理论学习的氛围,及时把青年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党建理论上传到各网络平台,定期安排学校理论专家做好在线学习辅导和答疑工作。第六,进一步推动国家主流媒体网站与学校网络的深度融合,扩大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